(轉貼)從江、胡鬥爭--看李登輝為何沒法去中國「周遊列國」? 本文寫給玉山週報第18期(2009.10.8-14日)2007年前總統李登輝在接受國內媒體訪問時,曾經表述想要到中國走一走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兩年多來儘管從宋楚瑜、前台聯黨人士、秘書,以及台灣政壇的各路人馬都到過北京遊說,希望幫李登輝完成這項願望,但始終就是不得其門而入,問題的癥結到底出在哪? 現在答案終於出來了,它就隱藏在中國慶祝建國60週年的大閱兵裡。當天敏感的人早就注意到在天安門城樓上,已經退休的中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竟然與胡錦濤並 列閱兵,晚上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辦群眾聯歡會時,兩人再度同台,這一幕幕不尋常的景象,其實正是暗藏李登輝無法到中國周遊列國的玄機。  那麼玄機在哪呢?過去我就曾以這個問題問過中國一些涉台研究的朋友,他們的回答都是「新朝不願得罪舊朝」,亦即當江澤民還在世的時候,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犯不得去得罪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  這樣的回答顯然是隱諱的,依照中共政權的體制,只要現任領導人權力真的鞏固,他大可不必去忌 個人信貸諱前朝領導人的好惡,如今竟然出現「新朝不願得罪舊朝」的說 法,如果以此再去對照江、胡同台閱兵的景象,可以肯定的說,胡錦濤的權力並沒有想像中的穩固,這可能也是胡錦濤在閱兵的過程中,一直緊繃著臉,絲毫不敢放 鬆的緣故。●中共的鬥爭哲學  當然,如果要從李登輝的身上來看江澤民與胡錦濤的權力鬥爭,應該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思考: 一、李登輝在位時從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到1999年7月9日提出「兩國論」,他跟江澤民早就成為死對頭,兩人的恩怨情仇從未化解,如果輕易讓後朝的胡錦濤跟他「一笑泯恩仇」,那麼江澤民那一代領導人在中共的歷史地位,將被重新改寫。  二、江澤民時代對台政策是全力推行「以武促統」,胡錦濤上台以後卻是提出「以和促統」,希望建構「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如果兩岸最後真的透過「和平」的 手段達到統一的目標,等於完全否定江澤民時代「以武促統」的戰略手段,未來江澤民走入歷史以後,可能遭到「鞭屍」的厄運。  三、蔣介石和毛澤東鬥爭一輩子, 澎湖民宿外傳兩人最後只能比氣長,也就是比誰活得久。李登輝現在的年紀已經88歲了,比江澤民的83歲稍長,今年9月初李登輝還能 到日本去旅行,但在中國閱兵的場景裡,江澤民邁出天安門城樓時,卻要人彎腰扶持,顯然江澤民的身體已經沒有李登輝好,如果再讓李登輝去周遊列國,去中國到 處趴趴走,江澤民沒病也會被氣死,所以只要江澤民還有一口氣,他絕對不會同意讓李登輝去中國訪問。  從這三點可以理解所謂「新朝不願得罪舊朝」,必然有它的道理存在。問題是中共的權力鬥爭難道有這麼簡單嗎?如果胡錦濤真的大權在握,他難道願意讓江澤民在背後下指導棋嗎?當然不會。  事實上,要了解江澤民怎麼跟胡錦濤鬥爭,可能需要先行了解毛澤東的鬥爭哲學,毛澤東談鬥爭曾經寫過一句名言:「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 鬥,其樂無窮」,這句經典名句其實隱含著兩層意義,一是「與天鬥、與地鬥」本身就是一種「結構性的鬥爭」,必須透過「結構性的鬥爭」釋放出來的能量,才能 「蓋毀舊宇宙而得新宇宙」。所以「結構 節能燈具性的鬥爭」,只不過是宇宙生成毀滅的自然進化原理,也是人類無法阻擋的自然法則。  二是「與人鬥,其樂無窮」,這是一種「人為的鬥爭」哲學,畢竟馬克思曾說過,人類歷史的生成演變,都是靠相互鬥爭在推動,所以毛澤東也說:「亙古以來,和 平與戰伐相尋,有一治即有一亂。吾人甚厭亂而望治,殊不知亂亦歷史生活之一過程,自亦有實際生活之價值。吾人覽臾時,恒讚歎戰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漢武 與匈奴競爭之時,三國競爭之時,事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至若承平之代,則殊厭棄之」。毛澤東把歷史上「人為的鬥爭」看成是「人才輩出」的要件,這 當然是他對「承平時代」感到厭倦之因。  就因為崇尚鬥爭哲學,毛澤東才會在1936年寫下《沁園春‧雪》的名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房地產翩A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仍然把自然與人為作為對比,顯見毛澤東的鬥爭哲學中,一直存在結構性的自然與人為鬥爭的兩項要素。●江、胡鬥爭的原理  從毛澤東的鬥爭哲學中,可以了解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鬥爭,也逃不過自然與人為鬥爭的法則。兩人呈現在自然的「結構性鬥爭」方面,可以簡化為「東西南北」的鬥爭,其中「東西」指的是「農村與都市的鬥爭」,「南北」指的是北京與上海兩派之間的鬥爭。  在中共黨的權力結構中,江澤民的「上海幫」正是都市派的代表,這跟胡錦濤權力起源於貴州、西藏所代表的中國邊緣地區農村派,可以說是絕然相反的一面。畢 竟,從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以後,中共內部「姓資」與「姓社」的鬥爭,已經基本解決,六四以後中共的權力結構只剩下改革派,所以黨內鬥爭,已經在鄧 小平隔代指定胡錦濤接班以後,轉移到「都市與農村的鬥爭」。  這一方面,從胡錦濤一上台就鬥下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到今年深圳市長許宗衡被「雙規」而遭鬥倒,胡錦濤似乎以「腐敗」這把利 房屋貸款劍,不斷的對中共黨內「都市 派」趕盡殺絕,「都市派」不免要拉著江澤民救命,這也是江澤民以83歲高齡,還要站上天安門城樓「押著」胡錦濤閱兵的緣故。  再從「南北鬥爭」來看,1990年代江澤民大舉建設上海埔東,讓上海蛻變成中國最具現代化的都市,遠遠的拋離80年代發跡的廣州市。胡錦濤為了與江澤民 「比天高」,也藉由2008年的北京奧運,讓北京蛻變成中國頗具「後現代」的都市。而近來胡錦濤再以天津為指標,繼續要把天津建設成超越廣州的中國第三大 都市,企圖讓北京和天津合成一個超越上海的大都市。在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的遺命之下,誰能把自己帶有指標性的都市,建設成超越對方所代表的都市,誰就 比誰更為高明。這也是「東西南北」地緣政治所形成的結構性鬥爭要素。  再來看中共權力鬥爭的「人為要素」。在文革時期,毛澤東與劉少奇的鬥爭可說是最赤裸裸的血腥鬥爭,在「黨指揮槍」的原則下,劉少奇雖然貴為「國家主席」,最後仍不敵毛澤東手握的黨權與軍權。  文革以後,中共的鬥爭已經不再那麼赤裸裸,先舉一個例子來看,鄧小平在文革後第?禮服T度復出,他先平反「老革命派」,再由老革命派鬥垮「凡是派」的華國鋒,其 中有一段事蹟是,當時中共軍頭葉劍英曾邀請掌握北京侍衛大權的汪東興作客,席中葉劍英搬出一個盒子秀給汪東興瞧瞧,汪東興看過以後自覺大勢已去,1978 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汪東興終於被丟進歷史的灰燼中。後人在追溯葉劍英所秀出的盒子中到底裝著什麼,原來是滿滿一盒新式的子彈。  所以,從文革以後中共的權力鬥爭已經變得很隱諱,不再那麼血淋淋,即使因為在六四事件中犯下錯誤的趙紫陽,雖然後來被軟禁到死,但也是讓他春蠶到死絲方盡,沒有像文革中被鬥垮的老革命都要倒在血泊中。  而江澤民與胡錦濤在「人為的鬥爭」中,就顯得更為「文明」,他們不需要直接硬碰硬,反而以「代理人」的出線來分高下。這之中,在2007年中共舉行的十七 大中,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出人意料的在江澤民的支撐下,超越胡錦濤指定的人選李克強變成接班人,這已經讓人嗅出江澤民與胡錦濤之間不尋常的鬥爭關係。而今 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習近平未如預期被安排擔任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也讓人看出另一種?房屋出租ㄣM常的權力鬥爭關係。這種「代理人」的鬥爭,最後鹿 死誰手,恐怕不會那麼快就分出高下。●江、胡鬥爭中的李登輝因素  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鬥爭既然要以「代理人」來比高下,那麼李登輝能否到中國訪問,當然也是一種「代理人」的鬥爭關係。這裡就說一件事,上海市台灣研究所的一 位研究員有一次曾告訴我說,他們透過很多線想要邀請李登輝、呂秀蓮過去中國訪問,但始終就是沒下文。我問他說是北京沒下文,還是台灣這裡沒下文,他的回答 是北京那邊沒下文。  我聽了之後,故意三思以後再說:「以上海市的本事想要邀請李登輝和呂秀蓮過去訪問,可能得等到習近平接班以後再說」。這句話有兩個關鍵,一是上海市的涉台 機構想邀請李登輝訪問,江澤民不可能同意;二是即使江澤民同意,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京派」,也不可能讓「海派」搶佔先機。在這種婆媳都不討好的情況下,李 登輝登陸被卡住,那也是理所當然。  當然,要理解江、胡的「婆媳之爭」,還可以舉一個例子來看,今年5月陳菊能夠到北京、上海訪問,原本就是想創造一種「模式」,亦即台灣綠營的重要領導人想 要到中國訪問,都必須有「代理 房地產人」先到北京和上海試水溫,而且還必須會見兩市的市長,意指必須經過江澤民和胡錦濤的測試與同意才能過去。由於陳菊的官小, 中共底下的人在操作這件事,敏感性不是那麼高,所以只要胡錦濤同意,江澤民沒意見,她就可以成行。  但是,李登輝所代表的意義,可不是紅、綠一笑泯恩仇而已,它攸關前朝的江澤民歷史的定位問題,所以即使胡錦濤同意,除非江澤民願意支持胡錦濤「以和促統」的政策,否則李登輝想周遊列國,門都沒有。●江、胡鬥爭中的台灣因素 在江、胡鬥爭中除了有李登輝因素之外,台灣因素恐怕也是兩人比輸贏的最大關鍵。就中國來說,台灣是處於邊緣地區,所以廣義可以納入胡錦濤「農村派」的範疇,胡錦濤對台採取「以和促統」政策,跟他緊抓邊緣地區農村派有關。  另外,再以這一次中國的大閱兵來看,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就注意到這次閱兵的參演部隊,約有半數是負責對台任務;參演的軍備則說明,萬一台海有事,解放軍將以「彈炮結合」的方式封鎖台灣海峽。  平可夫的看法,印證江澤民「以武促統」的政策並沒有被放棄,他在中共對台政策還是有左右的力量,這也是為何 租房子胡錦濤在閱兵的致詞中,還要特別說一句「完全統一」給江澤民聽的原因。  對解放軍來說,「完全統一」當然是不可能讓台灣再保有軍隊,即使中國願意讓台灣實現「一國兩制」,但目前已經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澳門,也是由解放軍 派兵進駐,所以中國想對台灣實現「完全統一」的目標,首要的任務當然要解除台灣的軍備,讓解放軍取代國軍的地位,這才是「完全統一」的真諦。  問題是,如果對台政策要實現「完全統一」,又不符合胡錦濤在去年底發表的「胡六點」原則,這就讓胡錦濤的對台政策顯得頗有矛盾之處,特別是「胡六點」中有 關「國家尚未統一」時期望「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與簽署「和平協議」的訴求,在兩岸還沒走到這一步時,胡錦濤就急於亮出「完全統一」這把劍,如果不是背後有 江澤民鬥爭的因素,以胡錦濤的性格,應該不至於這麼做。  所以從李登輝因素、台灣因素來檢視中國對台政策,這些不僅是江澤民與胡錦濤權力鬥爭的矛盾之處,也是江、胡鬥爭中呈現對台該和、該戰的矛盾根源。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se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85wpouq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