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峽庫首第一縣”湖北省秭歸縣接連發生4.3級和4.7級兩次地震。兩次地震震中距三峽大壩僅23公里。3月31日,湖北省和宜昌市地震局請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水庫誘發地震研究室主任王秋良等專家,對地震是否與三峽蓄水有關等問題,進行瞭解答。
  兩次地震產生的危害有多大?
  按照目前兩次地震的調查情況,3月27日發生的4.3級地震,震中區有5度的震害,3月30日發生的4.7級地震,震中區達到6度震害。
  兩次地震的震中都在郭家壩鎮,位置距離不足1公里,郭家壩鎮部分土坯房出現掉瓦和裂縫情況,對秭歸縣城的影響比較小。根據調查的情況,目前地震未造成房屋倒塌,部分地區的房屋受到嚴重損壞,但未出現人員傷亡。
  目前,在震區有3個流動台加密進行觀測,3個宏觀現象的調查組在現場對災情進行核實。
  連續地震對三峽大壩有何影響?
  這兩次地震同屬於一個地震地質構造背景里。專家認為兩次地震屬同一個地震序列。至於這個地震序列是否結束,還要根據目前餘震範圍進行檢測的結果來判斷。
  根據三峽大壩的選址特性,三鬥坪的地質情況穩定,大壩是安全的。宜昌的地質並不複雜,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此次地震與三峽大壩蓄水是否有關?產生機理如何?
  三峽蓄水早期的時候,對岩溶的塌陷和廢棄煤礦坑的塌陷,產生了0到2.0級之間的地震。1997年,三峽工程專門建設了三峽地震監測台網,將可監測的最小震級由2.0級提高0.5級。目前還沒有發現三峽大壩與地震之間的規律。
  兩次地震震中位於仙女山斷裂帶北端,經三峽大壩修建前的論證,這個區域是有發生5到5.5級地震的背景,所以初步定性為構造性水庫地震。
  蓄水期地震多發,還是低水位時地震多發?
  三峽的調度都是在9月份開始蓄水,11月份達到175米,而後開始降落,在4到5月份,降到防洪控制水位145米。台網的檢測情況顯示,蓄水的初期,小震比較多,也就是在漲水的過程中,地震次數比低水位時要多一些。
  2003年三峽蓄水至今,三峽庫區共發生過4次4.0級以上地震。2008年4.1級,2013年5.1級,今年的4.2和4.5級,這幾次較大的地震,都是從最高水位向低水位運行過程中發生。大壩漲水時有小的地震,在退水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地震,低水位運行期地震明顯偏少。
  這次地震與汶川地震和巴東地震有無關聯?
  有網友提出,2009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巴東地震、2014年的秭歸地震,從地理位置看,呈現一條由西往東的路線,這幾次地震是否有關聯性?
  王秋良表示,汶川地震是在離三峽大壩1000公里以外的地方,它的發生構造是龍門山斷裂;巴東地震是發生在秭歸盆地的西緣;秭歸的兩次地震都發生在秭歸郭家壩一帶,位於仙女山斷裂帶北端。這3次地震的發震構造不同,地震的發生機理也不同。
  除非3次地震都發生在同一個斷裂帶上,地震的發生才具有關聯。
  地震頻發是不是表明秭歸進入地震活躍期?近期還有較大地震嗎?
  4.0級的地震從專業上來說,叫本底地震,是地球自身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震級較低的地震,具有隨機性。地震活躍期通常有10年或5年的反覆過程,並不能由這兩次地震衍推出發震規律。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有發震規律存在,也無跡象表明秭歸進入地震活躍期。
  根據目前研究來看,震區後續還可能發生強有感地震,但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據新華社電  (原標題:秭歸地震應與三峽蓄水無關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85wpouq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